喇叭沟门美食简介
更多

喇叭沟门满族乡是北京仅有的两个满族乡之一。高度重视挖掘满族文化工作,提出了“以文化促旅游,以旅游带文化”的发展思路。在挖掘民间饮食文化和特色菜肴的同时满族饮食文化等进行重点调研。通过挖掘整理满族二八席、腊肉鸡蛋羹、苏叶饽饽等30多项。喇叭沟门满族乡还在政府所在地打造了满族餐饮一条街,通过放发满族饮食书籍、专家培训等方式,将满族饮食在饭店和民俗户接待游客中推广制作。  喇叭沟门品特色小吃,赏传统文化。4月5日,在孙栅子民俗村里,民俗户张兴枝做的几样满族菜让游人大饱口福。近几年来,喇叭沟门乡着力挖掘满族文化,整理挖掘了满族民间饮食30多项,使该乡民间菜肴具有十分鲜明的满族特色。目前,全乡有喇叭沟门孙栅子、苗营村两个市级乡村民俗旅游村,民俗户170家,满族农家院20余家,从业人员800余人。各家饭店、民俗户都会做满族饭菜30种以上,他们还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完善,使色、香、味等更迎合大众的口味。


怀柔农家院美食
  • 盘点怀柔农家院特色美食

    喇叭沟门最有特色的满族风味是二八席。即八大碗(4荤+4素)、八小碟。龙凤山庄的女老板介绍,必上的四荤是红木梳贝、白木梳贝、红剪子、白剪子;四素中上午豆腐丸子是最后上的,谐音“完”。八碟又分四凉、四热。四碟凉菜咸鸭蛋、芥丝鸡丝、山杏仁、家乡肠先上;四热包括腊肉炒菜、苜蓿肉、炒柴鸡蛋、芥菜/蒜薹炒肉等,这里的二八席约200元/桌。另外,当地风味还有摊煎饼、摊米黄等,粥品也很丰富。

    2019-02-08 0 0 0 0
  • 怀柔农家院特色美食诱惑

    清东陵满族特色饮食节、清东陵农特产展销会等内容。尤其是满族特色饮食,品类繁多、味道正宗,而且全部绿色,吸引了大批游客举家前往……清东陵满族特色饮食节、清东陵农特产展销会等内容。尤其是满族特色饮食,品类繁多、味道正宗,而且全部绿色,吸引了大批游客举家前往。特色满族饮食推荐——宫廷八大碗清东陵宫廷八大碗,是满汉全席的一部分,是满族最有代表性的待客佳肴。传说八大碗始创于努尔哈赤时期,鼎盛于乾隆年间,流传至今。《满族旗人祭礼考》记载:宴会则用五鼎、八盏,俗称八大碗,年、节、庆典、迎、送、嫁娶富家多以八大

    2018-03-11 0 0 0 0
  • 怀柔农家院的饮食习俗

    满族喜爱吃粟米,如糜子、粘谷、稗子、谷子等,喜粘食。粘食如大黄米干饭、大黄米小豆干饭、粘糕、油炸糕、粘火勺、粘豆包、豆面卷子、洒糕、苏子叶饽饽等。小米面饽饽有牛舌饼、碗坨;苞米面饽饽有“菠萝”叶饼、苞米饽饽;高粱米面甜饽饽。  满族喜爱吃粟米,如糜子、粘谷、稗子、谷子等,喜粘食。粘食如大黄米干饭、大黄米小豆干饭、粘糕、油炸糕、粘火勺、粘豆包、豆面卷子、洒糕、苏子叶饽饽等。小米面饽饽有牛舌饼、碗坨;苞米面饽饽有“菠萝”叶饼、苞米饽饽;高粱米面甜饽饽。 炒面和炒米也是满族的传统食品,最有民族特色的是

    2018-03-11 0 0 0 0
  • 怀柔农家院饮食文化研究会成立

    小肉饭。 资料图片满族传统饮食——满汉全席。 资料图片满族传统主食。 资料图片满族的八大碗。 资料图片  2012年1月23日,喇叭沟门满族民俗饮食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在乔家满族八大碗有限责任公司举行,大会推选乔彦明担任会长,并通过了《喇叭沟门满族饮食民俗文化研究会章程(草案)》。承德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城市,因其满族人口居多,饮食上有独特之处,逐步形成了一个以满足饮食为主,又有承德地域民族特点的满族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代代相传。承德满族饮食文化,无论是在继承和发展清代宫廷御膳方面,还是在积累和发展民间餐饮方面

    2017-01-19 0 0 0 0
  • 怀柔农家院满族风情宴

    地点:大兴区北臧村镇巴园子村  接待时间:全年  特色:感受满族文化,游文化长廊;看满族家谱,体验最美乡村风貌;品满族大餐,享受满族礼仪服务。  乘车线路:大兴黄村乘新城1路到终点站西行即到。  自驾车线路:京开高速魏永路出口,兆丰桥十字路口西行至巴园子村。   联系电话:13716310746 80270613

    2017-01-19 0 0 0 0
  • 怀柔农家院果脯零食与京师节庆

    历史上,北京曾是“五朝帝都”,其中有四朝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辽、金、元、明、清,只有明朝的皇帝是来自麦黍和稻作文化的汉族,其余四朝是来自草原游牧文化、森林采集文化的契丹、女真、蒙古和满族。上溯到在唐代幽州居住的渤海人,其原籍也是黑龙江牡丹江镜泊湖东京城的粟末靺鞨人,他们是女真人之祖先。怀柔区有一?}渤海镇,其先人就是唐朝时,来自为躲避战乱而退入燕山腹地的幽州渤海人,他们属森林采集民族之后裔,一直到明代还承担着为皇陵提供祭祀大典提供榛子、栗子、核桃等土特产品的任务。北京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杂聚的地区

    2017-01-19 0 0 0 0
  • 怀柔农家院旅游美食推荐

    中国传统甜点,似乎大都来自烟雨江南,江浙或是淮扬人喜甜,炒把青菜放一勺糖都不会让人意外,更无须说各类甜点,连清明这种行人断魂的日子,都要吃一口甜糯的青团。再或是粤人,也是费尽心思捣弄各类甜品,所以其饮食体系中有糖水一说。粤人的喝茶,不一定真的有茶,但一定会有几样甜点打发时间,所以才会有了一传十十传百传了上百年的老婆饼马蹄糕鸡仔饼这些小玩意儿。喇叭沟门农家院 http://www.lbgm18.com/

    2015-07-24 0 0 0 0
  • 怀柔农家院的特色食品

    喇叭沟门满族农家院人长期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有不少特色食品,对东北的饮食习俗影响很深。如白肉血肠,拆骨肉,猪肉酸菜炖粉条,皮冻,冻梨等,都源于满族。  满族主食以面食为主,主要是蒸煮食品,是将高粱,谷子,糜子,小麦,玉米,大豆等磨成粉 制成各种饽饽,如粘糕,豆包,豆面卷子,苏叶饼,萨其玛等。  豆面卷子,是用黄粘米或江米碾成面,蒸熟后裹以炒熟的豆面,擀成卷,切块即成。因为滚上了熟干豆面,所以又称“驴打滚”。  萨其玛,满语音译。意为“金丝糕”。主要用面,掺入糖稀,芝麻,青红丝,瓜子仁等油炸而成。�

    2015-07-24 0 0 0 0
  • 怀柔农家院三套碗席

    喇叭沟门农家院三套碗席是最具代表性的满族传统名宴,举世闻名的“满汉全席”就是在三套碗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整个席面由十款凉菜、三款大件、十二款熘炒、汤烩菜、六款面点,共计三十一种菜点组成。

    2015-07-24 0 0 0 0
  • 怀柔农家院的特色小吃

    满族的几种风味小吃:
    慈禧小窝头
    当年,打到北京,逃难时,曾吃过玉米面窝头,感觉很好吃。回到北京后,一天,又想起吃窝头的事,就叫厨房做窝窝头。厨工用新鲜玉米面、豆面做成小窝头,并配上满族人爱吃的蜂蜜。于是小窝头就成了清朝宫廷。
    豆面卷子
    满族喜食粘食、甜食。豆面卷子,或称豆面饽饽,多在春季食用。做法是将粘米面入锅蒸熟,擀成薄片,再将炒熟的黄豆面均匀地撒在上面,也可加上芝麻盐,卷成长卷,切成一至二寸长,色泽金黄,粘而香。
    苏子叶饽饽(粘耗子)
    这也是满族人喜爱的粘食。夏季,将糯米浸泡后磨面,按成圆饼,内包小豆豆馅,外裹鲜苏子叶,蒸熟。去叶(或带叶)食用,味清香。
    酸汤子
    这是满族人夏季爱吃的一种食品。做法是将玉米泡开,磨成面,发酵后可制作。将发酵面挤进“汤筒”(或凿有小洞的猪哈拉巴骨),使之成面条状漏入沸腾水锅中,煮熟加佐料即可食用。夏季可加蜂蜜、芝麻做为甜食。甜中带酸,味美适口
    萨其玛(又名糖缠)
    用水和鸡蛋(或)把白面和好,赶成薄片,切成细条,用油炸熟。再用或冰糖熬成糖稀与之搅拌,倒入事前铺好芝麻、青红丝、瓜子仁的木槽内,将其压平,取出切成方块即可食用,其味香甜适口。清代关

    2015-07-24 0 0 0 0
  • 怀柔农家院满族饮食风味

    满族主食以面为主,主要原料是麦子、玉米、高粱、粟等。满族称面制品为“饽饽”,主要有:萨琪玛、芙蓉糕、绿豆糕、凉糕、豌豆黄。满族面食品种繁多,制作精美,所以又有“满点汉菜”的说法。满族也喜欢食用米粥、米饭。满族主食的最大特点是粘、凉。满族菜肴以肉食为主。其中主要有猪、羊。满族菜肴的烹饪制作,以烧、烤为主,而以蒸、炖、煮、炸为辅。  满族民间农忙时日食三餐,农闲时日食二餐。主食多是小米和高梁米、粳米、干饭,喜在饭中加小豆或粑豆,如高梁米豆干饭。有的地区以玉米为主食,喜以玉米面发酵做成“酸汤子”。东北

    2015-07-17 0 0 0 0
  • 怀柔原始森林农家院美食

     喇叭沟原始森林公园的多样美食  坐落在夏凉宫度假村的“大堂屋”餐厅,可供700人同时就餐。这里提供以滋补养生的绿色农副产品和纯净的山野菜为主的特色餐饮。餐厅独具特色的布置格局、干净整洁的用餐环境定会让您眼前一亮。  在这里可以品尝到以纯绿色滋补养生为特色的瓦罐煨汤、柴锅炖菜、农家小炒、当地时令山野菜等美食,您也可以在烧烤厅内品尝特色烧烤或于茶吧内闲坐品茗,充分享受恬淡悠闲的假日时光。  纯天然有机特色美食:烤全兔、蕨菜、玉米贴饼子、山野菜、炸花椒芽、虹鳟生鱼片、烤全羊、摊柴鸡蛋、板栗烧鸡、烤虹鳟�

    2015-07-04 0 0 0 0
  • 怀柔农家院小野虾

    喇叭沟门农家院炒湖虾的做法 青椒切丝,备葱花,姜片,蒜瓣湖虾剪去头(主要是减去虾头上象小刀一样尖尖的刺),洗净,沥干锅中油烧至9成热时,放入虾和姜片,爆炒2分钟,虾变为红色,盛起锅中放2勺油,烧热后放入青椒丝和蒜瓣,快速翻炒1分钟,放入虾继续翻炒2分钟后,加入2勺生抽,1/2小勺盐,盖上锅盖,中火焖1分钟后,大火收汁,撒上葱花即可

    2015-06-28 0 0 0 0
  • 怀柔农家院柴锅垮炖鱼

    侉炖鱼做法简单,味道鲜美,条件是需要大锅和大条鲜鱼,以河鱼,库鱼大者为佳,塘鱼次之(有土味)简要做法:鱼先收拾,鱼鳔和鱼子鱼白都留下洗干净备用。收拾出来后在鱼身划几刀,放盘里撒上盐,料酒,醋,花椒,稍腌一会。锅烧热后稍微放一点油(也可放些切碎肥肉的)然后放一些干辣椒,或者豆瓣酱。葱段姜片蒜瓣后下进去稍微翻炒一下放水把鱼下锅,加水淹过鱼身烧开锅后放瓶啤酒,加酱油,白糖!少许黄酱!傻炖20分钟后加盐,根据鱼的大小再炖一段时间就可以撤火,不必着急出锅,盖好盖子让鱼在锅里闷一阵子。这样鱼入味,还会有特殊的

    2015-06-28 0 0 0 0
  • 怀柔农家院美食介绍及制作

    【喇叭沟门农家院】  怀柔喇叭沟门农家院美食介绍及制作简介:粗粮窝窝头是采用天然绿色的五谷杂粮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的一种食品。其中的纤维素含量很高,具有刺激胃肠蠕动、加速粪便排泄的特性,可防治便秘、肠炎、肠癌等。  窝窝头一般是玉米面做的,黄色的,在旧社会人们都吃这,它的样子和名字是一样的,圆锥形锥底部有一个向里面凹进去的口,故得名窝窝头。现在不常见,市面上有一种五谷稻坊窝窝头,不仅仅只是玉米窝窝头了,还有黑米窝窝头、高粱窝窝头、红薯窝窝头、绿豆窝窝头、糯米窝窝头等等,基本上都是采用五谷杂粮为基本

    2015-06-07 0 0 0 0
  • 怀柔喇叭沟门农家院满族风俗之饮食

      满族饽饽。满族人喜欢吃粘食,因为粘食耐饿,便于外出射猎活动。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制作精巧,风味独特的各种点心,统称为满族饽饽,因此素有满点汉菜之说。满族饽饽历史悠久,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栗子面窝窝头,也称小窝头。  满族入关前有一种筵席叫饽饽席,每桌使用面粉80斤,可见规模之大。使用的面粉多为粘面,就是以糯米或大黄米、小黄米为主,掺入适量其他米碴,再用豆沙、果仁、白糖作馅。主要的品种有萨其玛、绿豆糕、苏叶饼、豌豆黄、牛舌饼、打糕、油炸糕、粘豆包等。每到冬天,满族人家一般都要做上几锅粘豆包,冻起来

    2015-05-07 0 0 0 0
  • 怀柔农家院满族的饮食文化

    萨其马酸汤子满族的饮食习俗,是随着满族历史年代、社会生产、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形成和发展的。满族先民们长期生活在东北地区的白山黑水之间。除了“多畜猪,食其肉”外,捕鱼、狩猎、采集是他们的主要的生产方式,鱼类、兽肉及野生植物、菌类则是他们的食物来源。猪肉在满族的食物构成中,是和鱼、鹿肉等不相上下的肉食。 吃祭神肉是满族的一项具有原始宗教色彩的食俗。在民间,新年祭索罗杆(神杆)时,都要做血肠(即后来的白肉血肠);昏夜祭七星时的祭品,后来则演化成七星羊肉。在满族的祭祀中,多以猪为牺牲,称猪肉为“福肉”、“

    2015-05-07 0 0 0 0
  • 喇叭沟门满族饮食风味

    满族主食以面为主,主要原料是麦子、玉米、高粱、粟等。满族称面制品为“饽饽”,主要有:萨琪玛、芙蓉糕、绿豆糕、凉糕、豌豆黄。满族面食品种繁多,制作精美,所以又有“满点汉菜”的说法。满族也喜欢食用米粥、米饭。满族主食的最大特点是粘、凉。满族菜肴以肉食为主。其中主要有猪、羊。满族菜肴的烹饪制作,以烧、烤为主,而以蒸、炖、煮、炸为辅。  满族民间农忙时日食三餐,农闲时日食二餐。主食多是小米和高梁米、粳米、干饭,喜在饭中加小豆或粑豆,如高梁米豆干饭。有的地区以玉米为主食,喜以玉米面发酵做成“酸汤子”。东北

    2015-05-07 0 0 0 0
  • 怀柔农家院美食简介

    喇叭沟门乡现有大小农家院200余家,主要分布在田营、孙栅子、黄甸子位于喇叭沟门旅游风景区的中心地带。附近有著名的白桦林景区,夏季冰川景区,喇叭沟门原始森林等。80年代初,在喇叭沟门一些本地农民,自发的开展了农家乐。那时虽然条件简单,但名声在外,房间几乎日日爆满。人们的老实,诚实,善良,受到了所有旅客的一致好评,夏季家家夜不闭户! 发展今天旅游业已经成为喇叭沟门的一道靓丽风景。农家院也已经在喇叭沟门的各村落下了根。也从原来的小土房,成为了今天具备标准间的大瓦房了,房间设施也从只有床,变成今天空调,有线电

    2015-05-01 0 0 0 0
  • 怀柔农家院饮食风味

    满族主食以面为主,主要原料是麦子、玉米、高粱、粟等。满族称面制品为“饽饽”,主要有:萨琪玛、芙蓉糕、绿豆糕、凉糕、豌豆黄。满族面食品种繁多,制作精美,所以又有“满点汉菜”的说法。满族也喜欢食用米粥、米饭。满族主食的最大特点是粘、凉。满族菜肴以肉食为主。其中主要有猪、羊。满族菜肴的烹饪制作,以烧、烤为主,而以蒸、炖、煮、炸为辅。  满族民间农忙时日食三餐,农闲时日食二餐。主食多是小米和高梁米、粳米、干饭,喜在饭中加小豆或粑豆,如高梁米豆干饭。有的地区以玉米为主食,喜以玉米面发酵做成“酸汤子”。东北

    2015-04-20 0 0 0 0
共有2页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客服中心
联系方式
13910394591
- 客服
扫码咨询 探宝客
技术支持: 探宝客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 | 管理登录
seo seo